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北京版作"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
全解:
[1]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的再传弟子。[2]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3]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4]环:围。[5]池:护城河。[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7]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8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菲山河的险要。[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11]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杀属和母系亲属。[12]畔:通"叛",背叛。[13]顺:归顺,服从。[1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天时:指时令、气候等自然条件,乃至政治形势等。[2]地利:有利的地理条件。[3]人和:指人心所向。[4]城:内城。[5]环:包围。[6]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7]必:必定,一定。[8]城:城墙。[9]坚利:坚固锋利。[10]米粟:指粮食。[11]故:所以,因此。[12]域:使··.··居住。[13]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14]威:威慢。[15]兵单之利:坚利的兵甲,指武力的强大。[16]寡助
重点词语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一词多义
之:七里之郭 之:助词,的 夫环而攻之 之:代词,它
寡助之至 之:动词,到 亲戚畔之 之:代词,指代寡助之君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之:助词,的 利:天时不如地利 利:名词,有利形势
兵革非不坚利也 利:形容词,锋利,锐利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古合异义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池塘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委而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特殊句式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判断句,非,不是,表否定判断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者·····也,为判断句标志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倒装句。得道者助多,失道者助寡
内容梳理
1.作品简介: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这里,孟子提倡的"道"是行仁政,即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获得人心的意思。
2.文章主题: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角度,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本文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3.份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段):提出论点。第二部分(2-3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述"天时不如地利"。第二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部分(4段):得出结
论-一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写作特点: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逐层深入进行推理论证。短文开篇即提出论点,再以攻城、守城之战例分层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人和"进一步阐发,将论题深化,得"人和"就会"战必胜",从而闻明了"人和"的重要性。
(2)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否定可,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其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效的结局、使暮"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又如在阐述"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问题理解
1.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答: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就天时、地利、人和作比较,指出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反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完成本文的论证。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势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能四面包围来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势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课外拓展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鹩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D尔也:如此罢了。2圹:同"旷",旷野。3爵:同"雀"。4鹩(zhan):一种像鹞鹰的猛禽,5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6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归附于仁,就像是水向下流动,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林赶来鳥雀的,是鹞鹰;为汤武赶来百姓的,龙桀和纣。如果天下的君主有爱好仁德酌,那么诸侯都会为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要称王的人,就像是害了七年的病妻用放道了三年的陈艾来灸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一辈子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仔上,就会终射忧懋受夺,直至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不过相与落水天顶黑了(一块儿淹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