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11月2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北京举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在隆重的颁奖礼上领受荣誉。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以文学为核心、以作家为主角,以充分的仪式感表达对文学的敬重、对读者的尊重,向广大热爱文学的人们展现新时代文学的丰硕成果和崭新气象。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97年,每四年评选一次,共设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7大类奖项,是体现国家荣誉的重要文学奖之一。本届评奖共有1610篇(部)作品符合参评条件,比上一届增加了238篇(部),最终各评奖委员会共评选出了7个门类的35篇(部)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勾勒出从时代英雄到平凡奋斗者的人物群像,折射出不同时代闪亮的精神图谱。
这届参评作品中的中篇小说,精神饱满度高,思想容量和艺术容量大。获奖的王松、王凯、艾伟、索南才让、葛亮等5位作家,分布于不同年龄段,有专业作家,也有军人和自由职业者。尤其是葛亮作为第一位得奖的香港作家,可谓是本届一大亮点。《红骆驼》致敬核工业事业中的无名英雄,有正大之气;《荒野步枪手》以节制明快的语言塑造了当代军人的个性形象;《过往》以其独有的故事张力诠释了人性的美德和宽恕的力量;《荒原上》粗粝有力地展示了青春和生命的新鲜质地;《飞发》通过日常生活史的考证写出了个人命运与香港的精神风貌。
286部参评的短篇小说(含小小说)内容上题材多样、涵盖丰富,艺术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本次获奖的刘建东、张者、钟求是、董夏青青、蔡东5位作家,既有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观照,也有奔放的浪漫主义抒怀,更有对艺术方法与表现形式的大胆探索与实践。队伍结构上,老一代作家宝刀不老,目光更加犀利、思考更加深邃、笔力更加娴熟,中年一代风采依旧、笔耕不辍,年轻一代大步登上文坛,带来一股清新怡人的新风。
报告文学作家们敏锐地理解和书写丰富多彩的现实,在呈现时代精神、展示大国风范的同时,兼具人文关怀、文化思考与深度的精神挖掘。从338部参评作品中,可以窥见这届报告文学参评作品“多、新、深、美”的鲜明刻度。“多”既指题材的广泛,也指表现方式的多样,建党百年、脱贫攻坚、航天科技、时代英模等诸多题材繁花锦簇。“新”是指视角的新鲜程度,作家们在现实题材中找到了新视角,在历史话题中有了新发现。“深”是指作家的思想深度与认识高度,在主旋律的曲调中,配出更为丰富的“和声”,展现出激情之外的理性与见识。“美”是指作品的文学性,不少参选作品语言、叙事、结构上新颖独到,展现出报告文学的独特品质。
参评的219部诗集,无论是体现“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还是在诗歌艺术的探索创新方面,诗人们的努力可圈可点。刘笑伟的《岁月青铜》有着饱满的家国情怀,弹奏出了新时代雄浑大气的旋律。陈人杰的《山海间》以富有灵性的笔触,呈现出西部的神奇自然景观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韩东的《奇迹》在精湛的淬炼中有了更多生活的温度。路也的《天空下》将对现实的细微体察与游历大千世界的感悟融于一体,语言把握旷达开阔。臧棣的《诗歌植物学》格物致知,在身边所见的植物中深入发掘着诗意和美学。
共有237部作品参评散文杂文奖,自然书写、历史叙述与乡土关怀是本次参评作品体现出的三大趋势。参评作品或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触涉及牧场森林、高山大海、草原大湖,关注草木鱼虫乃至自然万物,也将目光投向非遗保护和民间工艺;或涉及各历史时期与地域,眼界开阔、风格各异,将复杂的史料与散文杂文独特的文学性相结合,强调以历史情境烛照文化心灵;或追索故乡回忆,审视乡土现实,关心乡村教育,思考乡土现代化,将个人生命情感融汇于山河故人的独特体验中,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文学理论评论参评作品共161篇(部),“50后”“60后”“70后”“80后”各代际评论家悉数登场亮相,作家作品论和文学现象研究占据强势地位,如张莉的《小说风景》、张学昕的《中国当代小说八论》、郜元宝的《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等,同时诗歌、报告文学、网络文学、戏剧等其他文体均有涉及。
文学翻译奖的参评作品,在语种、体裁、译者年龄分布上,均体现出了很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青年学者许小凡专攻艾略特,翻译的戈登《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这部鸿篇巨制,全面呈现了这位诗人、思想家的生活历程和复杂内心;德里克·沃尔科特的《奥麦罗斯》采用现代罕见的史诗体,译者杨铁军将全书翻译得回肠荡气、引人入胜;陈方翻译的《我的孩子们》是俄罗斯女作家雅辛娜的长篇力作,译者以女性的细腻,充分传递了原作的韵味;日本作家藤泽周平的《小说周边》娓娓道来,充满沉静和智慧,竺祖慈的译笔老道传神,可谓达到了与作者相同的心境;阿拉伯语翻译家薛庆国长期从事阿拉伯语文学研究,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将阿多尼斯充满智慧与想象的诗集《风的作品之目录》献给中国读者,读来直入人心。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家 索南才让:我是来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德州村的一个蒙古族(牧民),是青海省第一个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者。我这次获奖的作品是中篇小说《荒原上》,这个小说是我2008年在北京打工的时候写的。我个人觉得它可能也是一部生态小说,主要讲的是我们牧区里的几个人,在冬天的时候去夏季牧场灭鼠,保护自己的牧场的这样一个故事。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主任 李敬泽:本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评奖年限是从2018到2021年,基本上是反映了中国文学在新时代以来的新气象、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包括书写我们新时代的英雄人物,这是一次主旋律高昂的,也是一次百花齐放的这样的一次评奖。
11月19日在京举行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组织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和颁奖,对于激发广大作家创新创造的艺术活力、书写丰盛壮阔的时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获奖作品生动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见证了中国文学与时代、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见证了中国作家、评论家和翻译家的卓越创造。”铁凝说。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张宏森指出,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是中国作协的使命责任,也是全国文学界的共同责任。
坚持贴近人民、深入生活的创作理念,在与世界、经典和伟大文化传统的对话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成为本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一致心声。
“为人民而创作,既是历史使命,更是时代赋予的首要任务。”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家钟法权说,作家唯有心中装着人民,才会有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写出与时代同行、与伟大时代相辉映的鸿篇巨作。
“生活永远是创作之母,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宝藏”,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家艾伟表示,要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展现更为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
短篇小说奖得主张者认为,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需要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了优秀作品,才能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文学理论评论奖得主杨庆祥表示,文学工作者在奋进新征程、创造新时代文学高峰的过程中,要在坚持人民性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汲取古今中外的精神资源,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
为推动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真正进入人民大众视野范围,中国作家协会全新打造“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首次尝试将文学颁奖典礼与多种舞台表演形式相结合,获奖作家在现场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表示将会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火热的生活和身处的伟大时代。据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当代中国作家
肩负起光荣使命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正奋力铸就气象万千的艺术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