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宦官和太监这两个词,估计大多数人会说,这不一回事嘛,都是被阉了进宫当差的。这是我们颇受了后世影视作品影响的结果,其实,二者本就有区别,更何况,我们对这两个称呼本来也搞错了。
你在说咱家?
先来说宦官,宦官本意并非是指被阉割的人做的官。在《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又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如果把宦字当阉割来讲,这两句话就都讲不通了。用阉割的学问来与师长相交?大家都是被阉割后出来游玩的人?那未免太搞笑了吧。自春秋战国开始,中原大地就已经兴起了职官教育,也就是边做官边学习,只不过是从最底层官吏做起。这就是宦的本意。所以,这里的宦,是"仕"的意思。宦游人,就是指为了谋求官职而四处交友的士子,或者已经做了官但被派到远离京城或家乡的官员。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的另一个意思,则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同样,这里不能把宦当阉割讲,否则就成了大家纷纷求着把自己阉了给嫪毐当门客,是有多自惭形秽才会这么干啊?宦在这里是"养"的意思,也就是寻求嫪毐的养活,给他当门客,也叫食客,或者以奉养嫪毐为职。作为帝王,当然也是要有门客的,帝王又可以封官,所以称作宦官,但和阉人就不一定有关系了,西汉时期,就只是部分任用阉人。
《后汉书》:"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
这里顺便就要说一下,在那个时代,如果要用阉人,那就必须使用专有名词——宫,如《周礼》记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这当然是为了防止通奸,嫪毐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不仅通奸有了孩子,竟然还敢酒后声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也就怪不得始皇帝要把他夷三族了。
宫刑,起源于战争,是针对敌人或者内奸的一种刑罚(男性是阉割,女性就只是幽禁,因为战争总是免不了性事的,战后论功行赏也是可以奖励女子的,那就必须生理功能完备),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重用呢?所以,早期的宫者,只是负责跑个腿传个话,打扫一下卫生罢了。
宦官全部由阉人出任,则要到汉光武帝时期了。《后汉书·宦者列传·序》中写:"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所以,东汉末年宦官乱政,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称之为"阉人乱政"了。但这里,还是不能使用“太监”一词,因为太监,最早也得到唐朝才有了。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监掌天子服御之事——衣食住行),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太监副手),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才被称为"太监"。明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的宦官,是不能叫太监的。但明朝宦官权势滔天,为官者只好巴结所有的宦官,便宦者悉称太监,但这并没有列入正式的行政体制内。到了清朝,才开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
中国历史上,因官宦而导致国乱甚至亡国的,初有秦汉,后有唐明。以国事为家事的传统士大夫们便对宦官颇有一股恨不能"生啖其肉"的滔天恨意。毕竟,国家祸乱,受害最广的是普通百姓,而士大夫的仕途一般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士人们都对宦官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宦官为何又被曲解为阉人?
一是,《史记》中记载赵高是宦人,有"宦籍",他的身世又颇有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很容易引人遐想。所以到了东汉,就有刘氏为史记作注解,故意将"隐宫"解释为受了宫刑,并为唐朝史学家司马贞接受,传于后世。
《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司马贞引刘氏曰:"盖其父犯宫刑,妻子没为官奴婢,妻后野合所生子皆承赵姓,并宫之,故云'兄弟生隐宫'。谓'隐宫'者,宦之谓也。"
二是自东汉,记于史书,"宦者悉用阉人。"这是证据确凿的。
三者,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但一些想要一朝富贵的人,为了能到贵族家中做事,便狠下心来挥刀自宫,便颇让人歧视。司马迁因受宫刑险些自尽,可见在文人士大夫心中,这是何等样屈辱的事情了。宫刑到了隋文帝时就已经废除,从此以后,凡是中宫内侍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汉代虽然还留用宫刑,但根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里说,当时的宦者,亦以自行阉割进身的为多。后汉时的宦官,即专用此种人。
基于以上三点,在事实的基础上,经后世刀笔吏反复加工,宦官就基本等同于阉人了。而阉人嘛,失去了生育能力,无法传宗接代,就只好把心思多放在如何操弄权柄上了,再加上失去了那活儿,心理极易扭曲,也就顺理成章成为祸乱天下的不二人选。况且,又是站在士人对立面上的一群"人",也就不存在士人们会不会因为对他们口诛笔伐而心生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