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今年时值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单位三年一度的"大考",多地出台关于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文明"再次成为热词。笔者试从《说文解字》的角度解读"文明",意在阐释汉字文化中蕴藏的精神密码,汲取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道德力量,以期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文,交错刻画,像交错花纹的样子,这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甲骨文、金文"文"字像一个胸口刺有花纹的正面立人形,小篆"文"字省去花纹形,隶变作"文"传承至今。"文"是象形字。本义指"文身"。《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记载了东夷、南蛮等民族身上或额头刺花纹的习俗。东汉郑玄注曰:"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文身"就是在肌肤刺上图文并染上颜色。《淮南子·泰族篇》许慎注:"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之也",反映了古越人用针在身上纹龙以之为荣的现象。关于先民为什么"文身"?有学者说为了标记部落,有的认为是图腾崇拜、狩猎需要等,莫衷一是。"文"的现代意义是由其本义辐射引申而来的。"文"由人身上的图案泛指花纹、纹路,后写作"纹";特指独体象形字,泛指汉字,引申指文章、文献等。由交错的纹理引申指纹状的自然现象,如天文、水文;抽象指错综变化的社会现象,如人文;又引申指各种礼仪组成的伦理文化。由花纹的修饰功用引申指文饰、美化,经典中的"文"多表示文采、文雅、美善。古人认为"文者,德之总名也",诸如"道德博厚曰文""忠信接礼曰文"等,不一而足。怎样才能荣膺为"文"?《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文"还要讲究"度"。《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须兼顾质朴和修饰,质朴多,就粗野;修饰多,就流于浮夸。一个文质彬彬的人,是内涵与德行的自然外现。
《说文解字·朙部》:"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属皆从朙。明,古文朙从日。"《说文解字·火部》:"照,明也。""明(朙)"和"照"互训、意义相通。朙是光照。由"月"和表示窗棂的"囧"构成,会意指月光照进窗户。"明",是古文"朙"。"日""月"为什么会意指明?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说:"在天者莫明于日月,故于文日月为明。""朙"和"明"两种字形在甲骨文中均有所见,这亦凸显了《说文解字》在释读甲骨文方面的重要价值。《说文解字》以"朙"为正体,但经典皆用"明",后以"明"为正体。"明"本义指光照、光明。引申指明显、明白、明智,又引申指说明、阐明、辨明等义。因为看清事物要靠目,所以"明"又指视力好,秦简中出现了从目的异体字"眀"。日月经天,照临四方,犹如人之光明磊落,因此"明"常用来比喻君子德行,不明则会被人不齿。唐代女皇武则天本名武照,她改"照"为"曌",上"明"下"空",意喻自己犹如日月,可作镜鉴。人欲"明",就得善自知、常检视、存公心。《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生就是一场光明的修行。明代大儒王阳明用一生实践"致良知",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格言,成为无数人追求内心光明的座右铭。
"文明"一词较早见于《周易》,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这时"文明"表示文采光明、文德辉耀、礼仪教化的意义。在"明"光明、明智义的组合参与下,"文"的道德教化义得到升华,"文明"逐渐表示有文化的状态。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冲场》"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其中"文明"已经有与"野蛮"相对的意义。后来,"文明"的意义得到更大拓展。依现代辞书的解释,"文明"泛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还形容人文化水平较高或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如文明行为、文明城市、文明社会等。
从传统文化和《说文解字》的视角看,"文"由人身上的花纹引申指人的文采、文雅、礼仪等,侧重外在表现;"明"由自然界的光明引申到人的心地澄明,侧重内在修为。"文"和"明"相辅相成。"文明"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修养,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境界。"文明"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表明,"文明"植根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核心是提升人的素养。由此我们得到启示,无论是创建文明城市还是文明单位,都应聚焦人的文明习惯养成,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时代内涵,既动之以法使其"文",又晓之以理使其"明",发挥好法规约束和教育引导的双重作用,让文明的种子更好的扎根在人们心中,促进文明行为由不自觉走向自觉,以个体文明素养的提升汇聚社会文明的洪流。这或许就是说"文"解"明"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