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北半球所见的刚过满月的月球
俗称月亮,又称月,在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一般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即地球出现后的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但没有一种能完全合理地作毫无破绽的解释,最被普遍认可的是大碰撞说,它假设月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亚”之间的一次巨大撞击。
月蚀期间呈淡红色的月球
有数种机制都认为月球形成于45.27亿± 0.10亿年之前,即大约是太阳系诞生之后的3000万至5000万年。这些机制包括分裂说、捕获说和地月同源说(孪生说)等。
分裂说认为月球是由于离心力从地壳分裂出去,但要产生如此大的离心力,需要地球在诞生初始时有超高速的自转。捕获说则认为月球是在成型时被地球引力场捕获的天体,但这种假说需要地球拥有一个有非常大的大气层来消耗月球通过时的能量,减缓月球运动速度[。
同源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形成于同一原生吸积盘,但这种假说无法解释月球上金属铁的匮乏,也不能解释地月系统的高角动量。
大碰撞理论认为:在太阳系诞生的早期,巨大的撞击是很常见的。计算机模拟的大碰撞模型表明,这样的撞击后产生的双星系统具有充分的角动量匹配目前地月系统的轨道参数,而且也可以解释月球具有相对较小核心的原因。此外,大碰撞说还可以合理解释地月成分的不同:月球的大部分组成成分都来自撞击前的天体,而并不是原生的地球。
但是这个假说仍然不是很完善,例如对陨石的研究却显示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如火星、灶神星等,其氧和钨的同位素成分和地球不同,而地球和月球有非常相似的同位素成分。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导致地月系形成的撞击混合了地球和月球形成时挥发的物质。
月球正面
月球背面,和正面的不同之处在于缺少黑暗的月海
月球是一个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但在一般计算中仍可把月球当作三轴椭圆体看待。物理天平动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月球形状问题。通过天平动研究还表明,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地月系统的示意图(未依一致的比例)。
月球相对于固定的恒星以27.32天的周期完整地绕行轨道一周。
更正确的说,月球的平恒星周期是27.321661天(27d 07h 43m 11.5s),和平回归周期(从分点至分点)是27.321582天(27d 07h 43m 04.7s)(“天文历书的补充解释”, 1961, at p.107)(它的恒星周期)。
然而,因为地球间同时间也绕着太阳转,它对地球呈现相同相位的时间就会较长,大约是29.53天[nb 6](它的会合周期)。与其他行星大多数的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比较接近黄道平面,而不是地球的赤道平面。月球的轨道受到太阳和地球而有许多小、复杂并且相互影响而难解的摄动,例如月球轨道平面的渐进转动,这影响到月球其它的运动状态。
在5,000万公里的距离上拍摄的地球和月球大小的比较
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大小是最大的: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1/81。就卫星与行星的相对大小比例来说,它是太阳系最大的卫星(虽然凯伦与矮行星冥王星相对来说更大)。
然而,地球和月球仍然被认为是一种行星-卫星系统,而不是双行星系统,因为它们的质心,一般所谓的质量中心,位于地球表面之下约1,700公里处。
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来自月球牵引地球两侧引力强度的渐进变化,潮汐力,造成的。这在地球上造成两处隆起,最清楚的是海潮,海平面的升高。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大约是月球环绕地球速度的27倍,因此这个隆起在地球表面上被拖曳的速度比月球的移动还快,大约一天绕着地球的转轴旋转一圈。海潮会受到一些影响而增强:水经过海底时的摩擦力与地球自转的耦合,水移动时的惯性,接近陆地的平坦海滩,和不同海洋盆地之间的振荡。太阳的引力对地球海潮的影响大约是月球的一半,它们相互的引力影响造成了大潮和小潮。